發(fā)布時間: 2025-03-05 15:28:57
鹿茸主要來源于梅花鹿或馬鹿的幼角。
藥典收錄的鹿茸特指雄性梅花鹿或馬鹿未骨化的帶茸毛幼角,每年5-7月采收。梅花鹿茸分支細密、茸毛紅黃色,主產于東北地區(qū);馬鹿茸粗壯分叉少,茸毛青灰色,多產于西北及俄羅斯。角體基部直徑3-4厘米時鋸取的二杠茸品質最佳,頂端蠟片部位藥用價值最高,基部骨質化部分不入藥。
不同鹿種茸角有效成分差異顯著,梅花鹿茸多胺類物質含量比馬鹿高2-3倍。新西蘭赤鹿、馴鹿等其他鹿科動物的角因皂苷種類不同,不被傳統中醫(yī)認可為真品鹿茸。人工養(yǎng)殖梅花鹿需滿3歲以上取茸,野生鹿茸因激素水平更高價格昂貴。消費者選購時需注意,真鹿茸橫截面呈蜂窩狀,偽品多用動物膠與毛發(fā)偽造,熱水浸泡后會褪色變形。
發(fā)布于:2025-03-05 15:28: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