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如何滋陰補腎

發(fā)布時間:2018-06-27 17:18:27 閱讀(573)

  立秋是一個非常干燥的世界,這個時候的雨水比較稀疏,天氣非常的甘贊,此時我們應該做好滋補的工作,那么立秋時節(jié)應該如何做好滋補的工作呢?




  何謂“秋三月”

  “秋三月”的養(yǎng)生尤為重要?!扒锶隆敝傅氖寝r歷,從立秋開始,到立冬前為止,包括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秋分、霜降、立冬等六個節(jié)氣,每個節(jié)氣15天,共三個月。

  立秋一過,白天雖然依然炎熱,但是天氣逐漸轉涼,早晚溫差開始變大,自然萬物也進入陽氣漸收、陰氣漸長的階段,所以立秋是大自然由陽盛漸變?yōu)殛幨⒌霓D折點。

  此時,人體的陰陽代謝自然也進入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,同時人們經過一個夏天的暑熱熏蒸,必然消耗大量的體力和精力,所以有句俗話說:“入夏無病三分虛?!?/p>

  立秋之后,緊接著要為冬天的藏做準備,順應春生夏長、秋收冬藏的自然規(guī)律,因此,“秋三月”的養(yǎng)生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
  那么在這三個月當中,你怎么去調整自己身心的節(jié)奏變化呢?被視為養(yǎng)生寶典的《黃帝內經》中就提到:作息時間要“早臥早起”。情緒上一定要“容平”“安寧”,保持從容平和、不急不躁的狀態(tài)。

  立秋后,早晚溫差大,晚上應注意保暖,要少吃冷飲,少吹空調。常在空調環(huán)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姜茶,可隨身備一件外套避寒。

  秋季養(yǎng)陰防濫補

  根據中醫(yī)“春夏養(yǎng)陽,秋冬養(yǎng)陰”的原則,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,具體包括如烏骨雞、燕窩、銀耳、蜂蜜、芝麻、豆?jié){、藕、核桃、薏苡仁、花生、鴨蛋、梨等,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,則功效更佳。

  慎食秋瓜防壞肚

  民諺“秋瓜壞肚”是指立秋以后繼續(xù)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(fā)胃腸道疾患。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,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,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,勢必更助濕邪,損傷脾陽,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,腹瀉、下痢、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(fā)生。因此,立秋之后應慎食瓜類水果,脾胃虛寒的更要少吃一點。

  慎吃水果多飲雞、魚湯

  立秋過后,進入水果豐收的季節(jié),但吃水果并非多多益善,吃多了也會影響健康。比如:蘋果富含糖類和鉀鹽,患有腎炎、糖尿病、冠心病者應少食;吃梨過多會傷脾胃、助陰濕,使胃腸功能失調,胃寒腹瀉者應忌食;葡萄含較多檸檬酸、蘋果酸等,糖尿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。

  立秋會帶來“秋燥”的有關疾病,應該多吃潤肺的食物,飯前多飲雞、魚湯等。常吃些清熱、生津、養(yǎng)陰的蘿卜、西紅柿、豆腐、藕、蜂蜜等。不吃或少吃辛辣、燥熱、油膩的食物,少飲酒。

  秋天伊始早防“燥”

  秋日在飲食上要注意滋養(yǎng)津液,可適量飲開水、淡茶、豆?jié){等飲料,并適當選食能夠潤肺清燥、養(yǎng)陰生津的食物,如梨、甘蔗、荸薺、柿子、百合、銀耳等。要少吃辛辣、油炸、烈性酒及干燥的膨化食品,因為這類食品易生燥化熱。

  立秋是什么

  立秋是一年之中第十三個節(jié)氣,是秋天的第一個節(jié)氣。宋朝時,掌管歷法的官員算好立秋的時刻,身穿朝服,手持朝笏(h ),時刻一到,便會高聲奏報:“秋來!”宮殿外的梧桐樹伴隨這聲奏報零星落下幾片樹葉,寓意著秋天的正式來到。

  雖說日期上是這么算的,但在氣象學上,人們將連續(xù)5天日均氣溫在22攝氏度以下,作為秋天開始的標志。以這樣的標準來看,中國其實很少有地區(qū)能在立秋這天真的進入秋季。像是江淮一帶,可能要等到9月才行。

  俗話說“一場秋雨一場涼”,立秋過后,夏天的燥熱會慢慢褪去,晝夜溫差逐步加大,涼風也吹了起來,這個過程會一直持續(xù)到秋天正式到來。

  對于農業(yè),立秋也是十分重要的節(jié)氣。古時候,人們要依據立秋的天氣狀況來預卜當年的收成規(guī)模。農諺說“立秋無雨是空秋,萬物歷來一半收”。這是因為立秋前后氣溫仍然較高,農作物生長旺盛,對水分要求迫切。如果此時不降雨,便會對秋收造成損失。

  對吃貨們來說,立秋到了,就意味著要大飽口福啦!自清朝起,民間開始流行起了“貼秋膘”,那時的人們認為夏季天氣悶熱,容易食欲不佳,進食少了體重自然就下降,還把這種情況稱為“苦夏”。

  為了彌補體重上的損失,燜肉,紅燒肉,白切肉等高熱量、高蛋白的肉類菜肴,立秋時就紛紛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。



歡迎轉載分享本文鏈接:http://m.hengjiedu.cn/zhuanti/autumn_winter_tonics/289746.html
圖片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!
商城熱銷產品

熱文排行

熱門問答